当前,上海深化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,推进城市运行“一网统管”,抓住建设“两张网”这个“牛鼻子”,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有序,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在疫情防控中,我们努力织密“两张网”,推动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,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,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。
“两张网”是上海对超大城市治理之路的深入探索和实践,适应与满足现在及未来超大国际化城市环境生态的治理和发展,有利于统筹推进经济、社会、城市系统治理,提供政府和民众双向应用需求的贴近、贴心服务,形成政府与市民共享、共建、共治的智慧型公众网络。加快推进“两张网”建设,要抓住一个引擎、一个核心和一个根本。
“两张网”的引擎是应用
“两张网”的引擎是应用,是上海超大城市系统治理的特色应用需求和服务。
市民坐在家里、走在街上、进到店里,遇到什么问题、有了什么困难、产生什么想法,可以上“一网通办”查询、问询、咨询,可以向“一网统管”请求帮助、援助、互助。通过手机、电脑甚至机器人,一键就能解决需求,方便、快捷、精准。
应用需求引导服务,随着未来环境生态的进化演变,随着未来各种更加人性化、智慧化、精细化的终端、机器人、传感器、路由器的涌现,城市服务将深入千家万户,深入大街小巷,深入上海市民每一个生产、生活环节。
应用就是市场,就是价值,包括经济价值、社会价值、潜在价值和未来价值。价值是需求和服务质量的度量衡,是政府和市民双向选择的天平。抓紧了应用,就掌握了市场,就抓住了创造价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。因此,对应用全面、深入、精准、细化的态势感知,对未来网络创新至关重要。
“两张网”的核心是数据
“两张网”的核心是数据。它包括上海超大城市所有个人、集体、单位、社区产生的生命、生活、生产数据,上海市民和政府在经济社会运行发展中的特色数据,以及上海与全国、世界互连互通的元数据和数据源。
数据是引导网络应用和网络科技进步未来趋向的重要依据和基础,是创新未来网络的方向标和基本盘。上海市委市政府首先从大数据中心的建设、集成、维护、完善、保护入手发力,抓在了点子上,抓住了核心的驱动力、支撑力、聚集力。
网络是数据产生、形成、采集、储存、交流、应用的载体,数据是网络生命和生存价值的体现。数据涉及主权、产权、控制权、管理权、处置权、传播权、交换权、使用权、隐私权等一系列权属和权益,其安全性极为重要。应着力防控数据被盗用、滥用、垃圾化、碎片化、非法流通、蓄意编造伪造等安全问题。
“两张网”的根本是创新
“两张网”的根本是创新,是未来网络融合发展理念的创新,是嵌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“新基建”元素的创新,是实事求是、务实求真地从既有网络迈向未来网络的应用创新。
融合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共识之一。融合在于更高起点、更大范围、更深层次的应用需求。上海的“两张网”正是对融合网络的积极探索。未来网络构成的全新内涵、外延及其发展节奏,必将引起远比今天深远、广泛、前瞻的应用需求,必将影响和促进融合网络新技术、新功能的阶段性涌现。
未来网络没有可借鉴、可遵循、可演变的现成模式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/IEC支持美国因特网专家提出的“空杯设计”(Clean Slate Design)理念,明确“它应该超越当前的网络包括互联网的局限性提供未来的能力和服务”。这一设计理念具有“不破不立”和“不破先立”的创新含义。
如今,互联网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复杂巨系统,关联多源多维的产业生态圈和生态链,涉及各国的国家主权、国家安全、商业竞争和个人隐私等。伴随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,终端设备不再止于电脑、手机,电子+精密执行机械成为新的发展方向。
人类的知识、智慧、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,总是在“实践、认识、再实践、再认识”和“否定之否定”中不断提高与升华。上海“两张网”的应用,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,进一步展示了上海率先迈向未来网络的决心和信心。未来网络的发展,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科学技术创新、机制体制创新、知识创新、治理创新等人才的接力奋进。只有不谋私利、同心同德地团结进取,才有可能在未来网络空间创新中创造新的辉煌未来。
(原载于2020年6月1日“上观新闻”,作者分别为上海市政协委员、市知联会副会长、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、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教授;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、国家信息中心软件测评中心专家顾问委员会专家)